員工生活
北元集團:用心用情辦實事 走深走細暖民心
今年5月份,往返榆林市科創新城的通勤車正式開通,實現了榆林、神木往返北元集團通勤全覆蓋,員工上下班乘車半徑縮減至1公里范圍。這是北元集團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清單中的一項。
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北元集團著眼滿足職工群眾美好生活需要,聚焦職工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,聚焦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,聚焦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,扎實推進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活動,真正為廣大職工群眾解難題、辦實事。
找準“需求點”,推動“實事”落地見效
為職工群眾辦實事,關鍵要突出一個“實”字。
“公司給我們更新發放了床墊、被子等床上用品,住著真舒心,太感謝公司了。”
“在1#物流門崗安裝了可升降式交卡箱,精簡了拉運司機出門崗時停車辦理交卡業務流程,不僅消除了人車交叉的安全風險,同時便利了司機,提高了發運效率。”
隨著一項項惠民舉措出臺,一件件實事落地,打通晉升通道、改善住宿條件、提高就餐補助標準等職工關注的問題得到解決,職工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。
北元集團時刻把員工放在心上,以員工座談會為契機,廣泛征集安全生產、經營管理、生活福利等方面意見建議,將征集到的員工最關心、反映最普遍的事件問題進行梳理匯總,形成問題清單,將能夠解決的問題逐項分解到各責任部門,細化責任領導、承辦人員、具體措施和完成時限等,進一步找準辦好實事的切入點和解決問題的突破口。對于不能馬上解決的問題,責任部門負責人逐一向職工代表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和說明。
此外,以“廠務公開”形式,動態公布整改提升成效,接受職工群眾監督,確保件件有回應、事事有著落,切實把實事辦到職工群眾心坎里,讓企業發展更有溫度。
著眼“新發展”,推動“實事”走深走細
今年以來,北元集團瞄準推動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,聚焦企業發展,穩步抓好科技攻關、改革創新、人才培養等關乎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事,既解決事關企業發展的大事,又解決職工群眾關心的難事。
加大研發力度,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。自主研發固堿包裝自動化生產線,填補了國內空白,建成無汞觸媒中試裝置,確保技術處全國行業領先;研發了高端透名片材等5種特種樹脂,PVC序列產品達到33種,目前已形成了53種特色產品序列體系,累計獲得專利350項??萍汲晒麡s獲天津市技術發明一等獎、陜西省煤炭工業優秀科技成果特等獎等多項榮譽。
改革力度有多強,發展空間就有多大。北元集團率先在所屬單位水泥公司、錦源化工推行職業經理人改革,在電石分廠試行了廠長年薪制,考核實行“上不封頂”的超利潤分享機制,在化工分公司推行雙向改革,縮減7個機構,壓縮1個層級,精簡崗位292個,充分釋放企業效能與發展動能。
打通職工晉升通道,建設培養人才梯隊。構建了“686”崗位職級體系,制定《管理人員管理辦法》《競聘管理辦法》,通過開展崗位競聘,選優配齊優秀管理人才,打通年輕人才上升管理通道。優化人才選用培養模式,建立在職學歷教育激勵機制,與周邊高校合作,開設北元人才“訂單班”,舉辦“北元大講堂”,北元集團領導帶頭講課,分享心得感悟,講授工作方法,讓學習成為新常態。
聚焦“惠民生”,確保“實事”踐行初心
想職工之所想,急職工之所急,解職工之所難,供職工之所需,真正解決與職工切身利益相關的“急難愁盼”。
5月份,一封捐款倡議書在采購供應部黨支部工作群擴散傳開,一場愛心接力也由此展開。僅一天時間,支部就收到了1.8萬余元愛心捐款。
捐款對象是采購供應部職工小苗,她因患病從2019年起請長假在家休養。聽聞她因患尿毒癥進行了腎移植手術,高額的醫藥費讓這個本來不富裕的家庭不堪重負,采購供應部黨支部第一時間在內部發起愛心捐款倡議,同時向北元集團工會申請困難救助。
“感謝組織,感謝同事,我一定好好養病,爭取早日出院,返回工作崗位。”小苗激動地說。
這僅僅是北元集團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主題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?;顒娱_展以來,北元集團全力解決職工的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用心、用情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員工的心坎里。
根據員工居住地點分布,對榆林、神木方向通勤車路線進行優化,新增站點16個,新購買通勤車2輛,新增線路1條,每年接送員工68萬余人次;持續推進維修服務“110”24小時熱線服務,為員工宿舍維修各類問題500余項,更換飲水機74臺;改善員工住宿條件,發放床墊、被子等床上用品2739套,為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;組織開展“我為企業發展建良獻策”主題意見征集活動、第六屆“青春杯”籃球賽、第十屆青春旋律杯卡拉0K大賽、紅歌賽等活動,真真切切為職工把好事辦實、把實事辦好。
群眾利益無小事,一枝一葉總關情。北元集團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,暢通職工訴求反映溝通渠道,聚焦職工的困難事、煩心事,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“急難愁盼”的問題,一系列立足實際、服務職工群眾的務實舉措,深深暖了職工“心窩”、辦到了職工“心坎上”,讓企業職工感受到了家的關懷,受到了企業職工的一致好評。(李建軍)